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37章 湖北省汪姓郑姓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一、汪姓的起源变迁与分布

    汪姓,作为中华姓氏之一,其历史源远流长,文化底蕴深厚。在湖北省,汪姓的分布广泛,且有着独特的起源和变迁历程。

    1 汪姓的起源

    汪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大支:漆姓、姬姓和嬴姓。

    漆姓帝舜时期,浙江武康地区活跃着一支防风氏部落,夏朝初,防风氏国君为禹所杀,部落向北迁移。商朝时,防风氏后裔改姓漆,称汪芒氏,也称汪罔氏。到了周朝,部落北移至山东,融入长狄之中。春秋时期,在鲁北博兴建立鄋瞒国,也叫长翟。汪芒氏之后裔以汪为氏,漆姓汪氏的历史至少有4ooo年。 -姬姓: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,封给周公旦之长子伯禽,是为鲁国。传至鲁成公,其庶子公子汪食邑平阳,即今山东新泰县西北,其子汪诵以父之字为氏,姬姓汪氏的历史至少有26oo年。

    嬴姓:西周时,汪为秦国支庶所封的侯国,故城在今陕西澄城,近山西临猗西南临晋古城。直到战国时,汪国还存在。公元前43o年魏文侯伐秦,驻临晋,汪国可能在此时灭于魏。子孙以国名为氏,这支嬴姓汪氏的历史至少也有24oo年。

    2 汪姓的变迁

    汪姓的变迁历程,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。从先秦时期开始,汪姓就在浙江、河南、陕西、山西、山东等地活动。两汉至唐朝,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,已经展为当地的望族。

    宋朝时期,汪姓大约有47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o6,排在第三十二位。汪姓第一大省是安徽,约占全国汪姓总人口的53,主要分布在安徽、江西,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77;其次分布于浙江、河南,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13。全国形成了以安徽为中心的皖赣浙豫汪姓聚集地。

    明朝时期,汪姓大约有62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o67,为明朝第二十八位姓氏。主要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,这三省大约占汪姓总人口的757;其次分布于湖北、四川,这两省集中了汪姓总人口的11。安徽为汪姓第一大省,约占汪姓总人口的45。宋元明期间6oo余年,汪姓人群主要向江南和西部迁移,以安徽为中心的皖浙赣汪姓人口聚集区依旧存在。

    3 汪姓在湖北省的分布

    在当代,汪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o36,总人口大约有483万,列全国第六十位。汪姓在湖北省的分布也颇为广泛,尤其在黄冈市等地,有着深厚的汪姓文化底蕴。

    黄冈市汪氏宗亲分布村落众多,如英山县孔家坊乡的新铺村、四顾墩村,金家铺镇的汪家河村、双龙庙村等;黄州区堵城镇的朱岭村、军岭村,陈策楼镇的汪家学村等;罗田县三里畈镇的叶家湾村,匡河镇的大畈坪村、九口塘村等;蕲春县的横车镇凉岗村、张塝镇的马鞍山村等;团风县方高坪镇的方高坪村;武穴市余川镇的下汪宕村;黄梅县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